本科專業
物流管理

一、專業特色

物流管理專業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辦學特色,通過企業家進課堂、到企業參觀以及專業實習等形式加強學生對現代物流網絡的認識與了解;依托專業物流實驗室進行多種物流模拟與專業實訓,突出專業的操作性、系統性、資源整合的綜合性以及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培養學生的系統思維和資源整合觀念。

二、培養目标

本專業面向全國、特别是京津冀物流領域的發展需求,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管理、經濟、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識,掌握現代物流與供應鍊系統分析、設計、運營及管理的基本理論、方法與技術,熟悉國際物流和企業物流的基本流程,能在物流企業或制造企業中從事物流與供應鍊的系統優化、物流業務運作及物流信息管理工作,能夠解決經濟和社會系統中的物流管理問題的應用型人才。具體目标如下:

【目标1】具有良好道德修養、較強的法規意識、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目标2】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和國際視野。

【目标3】掌握經濟學、管理學、統計學等學科平台基礎理論知識。

【目标4】較系統地掌握物流學科相關專業理論與方法。

【目标5】掌握現代物流與供應鍊系統分析、設計、運營、管理的基本理論、方法與技術。

【目标6】熟悉企業生産經營活動中的物流運作。

【目标7】能夠在物流管理及相關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應用實踐等工作。

【目标8】能夠解決經濟和社會系統中的物流管理問題,具備一定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

三、畢業要求

1.品德修養:具有堅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産黨領導;具有科學精神、人文修養、專業素養、社會責任感和積極的人生态度,積極參與社會實踐,能夠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了解國情社情民情,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學科知識:掌握本專業領域的基礎理論與知識、專業技術和方法,了解本專業學科發展現狀與發展趨勢,了解相關政策法規,熟悉國内外物流管理和物流運作所涉及的技術、經濟、管理等方面的标準、慣例、法律、政策等,掌握經濟學、管理學、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技能;

3.信息能力:具有信息獲取與數據分析能力,有一定模拟仿真解決物流實際問題的能力;

4.應用能力:運用所學專業知識,進行供應鍊設計、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物流業務運作及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具備一定的物流管理能力;

5.創新能力:具備較強的知識獲取能力、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能夠将所學習的專業理論與知識融會貫通、靈活應用于專業實踐之中,具備較好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溝通表達:具有較強語言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以及分析和解決企業管理工作問題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應變能力;

7.團隊合作: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能夠與團隊成員和諧相處,協作共事,在團隊活動中發揮積極作用,具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

8.國際視野:具備一定的跨文化、跨語言交流與合作能力,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知識,尊重世界文化的差異性和多樣性,能夠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

9.學習發展: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體魄,能夠以創造性思維方法開展科學研究和以較強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進行就業創業實踐,具備自我規劃、自我管理、自主學習和自我發展能力,能夠适應個人和社會發展需要。

四、學制與學位

全日制本科學制四年,實行彈性修業年限,允許學生在三至六年内完成學業。畢業學分第一課堂不低于166學分,第二課堂不低于4學分。對符合學位授予條件者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五、核心課程

商品學概論、物流信息管理、運輸管理、國際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運籌學、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物流成本管理。

六、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實驗/實訓課程(含統計學、倉儲與配送管理、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專業綜合實訓、ERP實訓、物流系統建模與仿真、跨專業綜合實訓等)、社會實踐(含專業技能大賽、社會調查、專業實習等)、科研和論文寫作(畢業論文、學年論文、科研實踐等)。

七、就業方向

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畢業以後,主要到交通運輸行業(公路、鐵路、航空、水運)、大型運輸企業、新興的物流企業、倉儲企業、生産制造企業、行業協會及政府行政部門等從事物流管理和與物流相關的工作,主要涉及的崗位有物流專員、倉儲管理員、采購主管、物流經理等。具有博士學位的學生還可以到各類科研機構、高校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





Baidu
sogou